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学术预告】边界跨越:教师教科书使用研究

时间:2025-02-28 20:45:06 来源: 作者: 阅读:

报告主题:边界跨越:教师教科书使用研究

报告时间:2025年3月3日上午

报告地点:教科楼402室

报告内容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颁布,预示着我国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教师教科书使用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想课程向实际运行课程转化的关键行动。在当前学校教学中,教师对教科书使用缺乏系统化认知,仅将其视为“日常化实践”的一部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缺乏科学理念的指引。这种“自发性”做法,源于教师对教科书及教科书使用活动的理解停留于现象层面,未能深入理解这一活动发生的底层机制。

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看,教科书作为一种文化工具,其符号意义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教师与教科书使用关联主体之间的互动实践中不断被重构和协商,教师对教科书的解读和使用受到自身文化习性的影响,而这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教科书作为文化的符号表征,其使用过程体现了主体性和情境性交互作用的特点。教师使用教科书行为是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多主体、多要素共同作用下的行动选择。教师使用教科书是一个动态的“跨界实践”,教师同时要与教科书及学生进行互动,教师使用教科书的目的最终要在教科书设计与学生使用教科书两者之间建构联结。教师需要在活动系统间基于差异性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协调矛盾、突破边界,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本研究试图通过探索教科书设计与学生使用教科书之间的边界,进而探索教师如何通过跨越边界,建构两者之间的联结,实现教科书的有效使用。

报告人简介:

张靖卉,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为石鸥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教科书研究,现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篇,参与课题10余项,2024年荣获国家奖学金。在权威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发表论文《数字教材何以重塑课堂教学:边界重构、隐忧审视与超越向度》;在北大核心期刊《当代教育科学》发表论文《从知识到素养:数字教材的学理逻辑与实践向度》;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新教材的投入使用,与导师合作撰写《新课标下教科书使用困境及其纾解》,被CSSCI期刊《教育科学》录用;在导师引导下,尝试了职业教育教材研究,其中文章《职业院校教师数字教材使用的两难空间与突围路径》、《场域视角下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基本逻辑与行动路向》、《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技术演进、现实境遇与远景透视》分别被北大核心期刊《教育与职业》、《职业技术教育》与《职教论坛》录用。同时,将中华文化与英语教学相融合撰写了《The Culture Presentation in High School Textbooks in ESL Textbooks—Based on the Gounded Theory》,目前在SSCI Q1区的《TESOL Quarterly》审改中。现为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SSCI期刊1区)审稿专家。